今天要說的是 Rodenstock 的 Clarovid II 老折相機
TLR (雙鏡相機) 在上世紀的二三十年代開始出現,
然後在往後的數十年間發展成主流的 120 相機...
但在更早的時期, 另一種 120 相機家族其實已經出現,
並在往後的日子與 TLR 一起同步發展
他們雖不如 TLR 般發展得多姿多彩,
但有生產這類相機的廠商亦遍佈世界各地
這種相機就是一般稱為'老折'的折疊式相機 (folding camera/ spring camera) 了
有戴眼鏡的朋友, 有沒有留意一個叫 Rodenstock的名字呢?
Rodenstock其實是一間有著悠長歷史的光學公司, 他於十九世紀便已開始生產眼鏡鏡片了
而除了生產眼鏡外, 其實他們亦有生產各種工業和軍事上使用的鏡頭, 當然也有攝影用的鏡頭, 而且他們的質素也相當不俗
但是, 他們專注的始終都是光學製品, 而甚少以自家品牌來推出相機
而今次要介紹的Clarovid II, 就是在這少數中的其中一台了
在 1932 年, Rodenstock 推出了 Clarovid 相機,
那是一台有 coupled-rangefinder 的6x9 老折
和同時期的所有 RF 相機(連動測距相機)一樣,
這台相機在背面有兩個觀景窗, 一個是構圖用的, 一個是對焦用的
拍攝時, 眼睛要在兩個窗之間移動, 拍攝者不能同時對焦和構圖
而在兩年後的 1934 年, Rodenstock 推出了本文主角的 -- Clarovid II,
這台相機有一個整合了對焦和構圖功能的觀景窗,
成為了世界上首台能在觀景窗對焦的RF相機
Clarovid II 的對焦方法有別於一般的疊影對焦,
透過他的觀景窗, 你可以看到像SLR的裂像對焦般的長方形區域,
只要把區域交接處的景物對齊, 就能完成對焦
在今天的角度來看, Clarovid II 的觀景窗當然有很多不足之處
例如觀景窗的大小有點太小, 對焦區佔去了畫面的一部份等等,
但這些仍無損他在RF相機歷史上的意義
而且在筆者手上的這台 Clarovid II,
於經歷了大半個世紀後, 對焦能依然準確無誤,
德國的工藝技術實在令人值得尊敬
Clarovid II 配用 Rodenstock 自家的 Ysar 105/3.9 鏡頭,
在6x9片幅上, 大概就是135系統中的45mm視角
在三十年代, 於當時屬於軍事科技的鏡頭鍍膜仍然未在攝影界中流行,
Clarovid II 所用的 Ysar 鏡頭當然也是一顆 '白鏡' (沒有鍍膜的鏡頭),
但其實只要鏡片的狀態良好, 白鏡的抗耀光能力也不是太差, 不至於會 '見光死'
這枝 Ysar 鏡頭, 採用 Tessar 結構的四片鏡片設計,
結合先進的 RF/VF, 令 Clarovid II 有著足夠的實力與當時的競爭對手 --
同樣來自德國的 Zeiss Ikon Super Ikonta C 和 Voigtlander 的 Bessar I RF 放手一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